2021-10-04 02:10:02
包间只有一位女士,七八个人喝了四五瓶白酒。
近日,阿里巴巴的女员工周某在网上发文,称自己在出差期间,先是被客户灌酒猥亵,在喝醉之后,又被上司性侵。虽然事发后周某第一时间报警,但是在公司内部投诉却不被重视,只能在公司食堂散发传单维权。
随着舆论的发酵,阿里巴巴也终于重视起问题的严重性。最近,周某当初就餐的饭店又爆出了内幕,据当初饭店的值班人员回忆当时的景象,当初包厢内只有周某一位女士,他们七八个人喝了四五瓶白酒,而周女士当时处于醉酒状态。
这种行径实在令人作呕,职场应酬中的酒桌文化被诟病已久。中国新闻周刊在8月9日发起了“年轻人有多反感酒局文化”的问卷调查,仅仅一天的时间,共有62.7万人投票。其中53.1万人认为极度反感完全不能接受;8.7万认为现实难以拒绝,身不由已。还有8000多票则有不同的观点,在评论区中的一些中年人也发表了看法,声称反感酒桌文化的绝不仅仅是年轻人。
一、酒桌文化是从哪里来的?
酒桌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,定规矩的人是管仲。对于如何入座,如何上菜,酒杯的摆放位置,晚辈如何给长辈倒酒等等,都有详细的说明。这种规矩至今源远流长,成为了风俗惯例,所以被当成了一种“文化”。在古时候传统的“酒文化”中,喝酒是亲友相聚时小酌几杯,好友相逢时把酒言欢,寄寓着美好期望。
然而,在现代的酒桌文化中,多数都已经变了质。在酒桌上的说的话都是“场面话”,喝的也都是“勉强酒”。如果你没醉的话,说明你喝得不够多,感情深就得一口闷,这些常见的喝酒措辞多少都和人际关系挂钩。导致劝酒变成了“灌酒”,礼让变成了胁迫……酒桌文化不再是情分和交流,而是成为了道德绑架与职场霸凌。这种所谓的“酒文化”,和文化沾不上一点边!
畸形的酒桌文化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颗“毒瘤”,如果将酒和生命挂上钩,相信很多人就不敢再继续劝酒了!
二、4种情况下劝酒,出事了要负法律责任
1、强迫性劝酒
使用一些强迫性的劝酒言语,如不喝就不够朋友、不喝就是看不起我等言语刺激对方喝酒,或是对方已经喝醉的情况下还继续让其喝酒;
2、知道对方不能喝酒还劝酒
在明知对方不能喝酒,喝酒可能会诱发某些疾病发生的前提下还劝酒;
3、没有将醉酒的人安全护送
饮酒者失去或是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,神志不清或者是已经醉倒的情况下,没有将其安全护送回家;
4、酒后驾车未加劝阻
饮酒者意图酒后驾车却没有劝阻他,任由其酒驾,发生意外需要共同担责。
一般劝酒不用负法律责任,但是如果被劝酒的人已经被灌醉,其他人还继续劝酒,那么劝酒的人应该对醉酒的人其后发生的事故负民事责任,另外如果同桌的人在是以侵犯女子为目的故意劝酒灌醉,那么就构成了共同犯罪。
在日常能不喝酒就别喝酒,这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负责。当然,也不要学习一些“恶臭”的酒桌文化,在为自己健康负责的前提下也尊重下他人。
来源:酒通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