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星信息网

支付宝和微信谁更强?最新数据告诉你答案

2021-09-04 20:21:00

作为支付领域的绝对霸主,支付宝和微信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。与此同时,“一山不容二虎”的惯性思维,也让人们下意识地有种孰强孰劣的比较。抛开情感因素,两者不相上下的平衡感短时间内还是无法打破。

支付宝又向前迈出了一步。

2018财年第四季度,阿里巴巴中国零售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5.52亿,截至2018年3月31日,支付宝与其全球合资伙伴一起在全球为约8.7亿年活跃用户提供服务。

这也就意味着支付宝首次超越了QQ和微信支付绑卡用户。甚至有人说支付宝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支付服务商。

到2017年底,微信总月活9.89亿,同比增长11.2%,QQ月活跃账户为7.83亿,同比下降9.8%。截至2017年12月,微信支付绑卡用户已超过8亿。

一时间,各种唱衰微信的言论尘嚣世上。

不管腾讯多少次以小道消息的方式暗示微信支付用户数超越支付宝,但在市场份额上却呈现下滑趋势,已经失去了超越的机会。

在一般人的眼中,作为社交工具,QQ和微信在中国是做到了极致,其用户数也必然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居于遥遥领先的位置,由此也会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,从而实现市场通吃。可是,不仅市场通吃没有实现,腾讯的流量也被以头条为代表的新兴力量分走了很多,现在,连用户数第一的帽子也要被摘掉了。

腾讯QQ的总用户数下降也必然呈现加速迹象,手机QQ的用户数增长缓慢,一升一降给腾讯未来平衡发展造成了巨大难题,左右互搏的压力继续加大,QQ也守不住。

然而仅凭数字的升降是难以说明两者谁盛谁衰,况且这只是一时的高低,以后的情况如何谁也说不清楚,正所谓“胜败乃兵家常事”。

关键要透过数字,看到背后的东西

各自定位

虽说,单就支付领域而言,两者占据着高达93.08%市场份额(支付宝:53.73%;微信39.35%),占据绝对主导地位,但两者在定位上还是有着很大不同,确切说两者是不一致的竞争。

支付宝诞生之初就是为了“支付”,定位也是移动支付平台,2014年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厂商。后来的蚂蚁花呗等金融应用也让支付宝的功能更加多样,能够实现类似信用卡的功能。

而支付是微信在流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个服务,微信依托强大的移动沟通和交流的入口,通过线上和线下的营销如微信红包等手段,短时间从支付宝手中抢的大片市场份额,如今已成为阻击支付宝的唯一力量,事实上形成了与支付宝的双寡头垄断地位。

两者的定位,也可以说成功发模式不同,让一方不犯重大错误的情况下,另一方很难取得压倒性优势

支付宝的定位和功能让其不但要和微信对抗,还跟银行进行对抗,因为支付宝自建账户体系,要从银行里拿钱充值到自己的钱包里去,虽然最终托管在银行,但是一方面必然是降低了银行利差收益,挖走了银行很大的存量低息资金,另外一方面,其实是绕开了银行的清算,形成体系内的虚拟清算,无论哪个,都是树敌过多的行为,从人家口袋里抢钱的事情,不好干。

而微信支付不跟任何一家支付机构形成对抗,确切的说,它是提供支付和服务的机构,更开放的模式,比相对封闭的模式,更容易起规模,也更容易铺开,甚至他都会考虑放开第三方支付公司,阻力会更小,微信支付确切的说,更符合互联网的开放特性和去中介化特性。

也就是说两者各有优势,一时难以辨清谁优谁劣

应用场景

微信支付之所以用户发展如此快速,粘附度如此之高,主要是因为它和社交场景相连结。

给亲友发红包需要支付功能,提醒家人交水电费和话费需要支付功能… …微信支付的核心卖点就是线上交易与社交场景相结合。

目前微信支付的增长势头之所以开始放缓,也在于其用户数增长速度减弱。微信更偏向于社交通讯,诸如发红包、抢红包、小额转账、小额充话费等一些线下小额购物支付时,更多人会选择使用微信。

此外,微信与支付宝在购物、金融等方面的体验还有较大的差距。在这方面,腾讯属于跟随进攻的策略,在等支付宝先踩坑,支付宝有可能犯错,但也有先发优势。

而支付宝更偏向于与“钱”打交道,所以在涉及到淘宝购物、大金额转账、给陌生人转账支付的时候,更多人会选择使用支付宝。现在又通过网商银行解决了央行限额规定,将芝麻体系发挥到极致,推出的花呗、借呗等,增强理财的优势,同时继续加强网上和网下的购物体验和补贴,强化零售购物属性,不断加深护城河和加高加厚城墙。

可以说,如今支付宝的互联网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烈。

微信是钱包而支付宝是银行,也成为网络上众人公认的看法。两者相互制衡,长期对峙的状态短时间内将持续保持国外充值微信

海外布局

支付宝:疯狂布局+投资
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瑞星信息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