瑞星信息网

香港逾40年的老字号月底结束!40年前单是装修就花200万元

2021-05-24 18:21:02

网赚项目 http://ynhaohong.com

  继去年何文田的爱民村天马快餐后,顺利村爱群快餐店宣布5月尾结业。快餐店在六十年代尾涌现香港,1968年大家乐在铜锣湾糖街开业;1972年大快活在荃湾众安街开了首间铺;1975年麦当劳叔叔来到香港。当时人人觉得食快餐前卫方便又年轻,食物新奇又好味,总有一间在附近。

  

  快餐店在七八十年代盛行,本土快餐店越开越多,几乎每条屋村都有一间。今年74岁、爱群快餐店老板蔡文强说:「快餐店由外国传入,但要做到适合香港人口味,除了薯条炸髀,都会加一些饭餐。」顺利村在七十年代尾入伙,当时只有一间爱群快餐店。「我们做了逾40年,那时快餐刚流行,很受年轻人欢迎,香港人吃饭要快又要经济,那便去吃快餐。快餐店不用楼面,比较快捷,不会阻住时间。」

  

  从前快餐店会仿效美式风格,环境花花绿绿,现在看起来配色骑呢但怀旧,连制服都会用鲜艳图案的花恤衫。蔡文强说:「多年来装修没变过,只是招牌转了颜色,用鲜艳颜色很抢眼,连纸饭盒都用这颜色,有人帮手设计,成套拎去用。」

  

  快餐店采用自助形式,看水牌拣心头好,再向收银员购票。黄红色的购票收银处已经有40年历史,塑胶托盘上的垫底纸也沿用至今,还有经典的镶死胶座椅,坐得不算舒服但却坚固,「40年前单就装修用了200万元,当时是一笔很大的金额,装修不错,很实净,所以用到今时今日。当年主要贵在天花板及厨房,尤其以前不锈钢不太流行,我们厨房用具全部都用不锈钢。」

  

  快餐店讲求速度,蔡文强说,最快3秒便出到一个餐。「饭市期间很多东西都准备好,做得很快,客人都是喜欢我们够快。」出餐快少不了几款百搭酱汁,可以任配牛扒猪扒蛋鸡髀肠仔,几何级数的变化不易吃厌。招牌还有炸鸡髀,生炸而成,不会预先蒸熟再炸,可以保留肉汁。

  

  蔡文强高峰期有五间快餐店,现在只有顺利村及彩虹村两间分店,不过顺利村分店将会在今个月30日结业,只余下彩虹村一间店继续经营,区内少了一间学生饭堂。「我老板很优惠街坊,任何人想叫学生餐,不用穿校服,任何人都买得到,优惠价32元包汽水豆浆。」员工燕姐说。「旧式快餐店已经越来越少,现在都是大型连锁店,自己年纪大,子女不喜欢做这些。希望彩虹分店至少做多十年,到时我都八十几岁,彩虹村不拆,我都退休啦。」蔡文强说。

  

  随着饮食选择越来越多,旧式快餐店亦经不起时代考验,这些已结业快餐店你又有没有听过?

  去年老板退休宣布结业,位于爱民村商场的天马快餐店,是著名的学生饭堂。以手打港式汉堡闻名,只设有小量座位,黄蓝色招牌和logo很怀旧。提起港式汉堡,不得不提被称为港式汉堡包始祖的旧「时新快餐店」,在红磡黄埔街未重建收购前,是到红馆赶看演唱会前必到的食店。昔日装修很街坊格局,经过第二代兄弟分家再于黄埔重开,但风味已经不一样。

  

  对雅香园有印象的可能都是70后,是专卖中式粉面餐厅。80年代风行一时电视经常见到广告,当时推出24小时营业,创了香港饮食界先河。不过由于餐厅卫生差,最后结业收场。「阳光一代」最令人印象深刻一定是在玻璃橱窗前师傅转动手上的薄饼,其中一间在沙田新城市广场门口的分店经常站满人龙,后来由开餐厅转型进军学校饭盒市场。在沙田新城市广场都有分店的东东云吞面,最记得电视广告的「东东面,非常面」,不过食物品质参差不齐,在千禧年后陆续结业。

  

  位于葵涌工厂区食口福,黄衬绿的招牌,红色胶椅,抬头是红黄蓝绿的假天花,还有员工的花恤衫,用现今的美学去看未必觉得靓,但却有久违了的熟悉感。最熟悉是那设于提餐处入面的扒炉,老板卓太说:「以前的设计不会将炉具收入(厨房)去,我们明显看到厨师煎东西炸东西,有时客人会说我们的厨房位很干净,和外面不同。」

  

  在网上搜寻食口福,见到有同样叫「食口福」的粉面店,原以为是同一个老板。卓太摇摇头说:「我们只有一间快餐店,没有理会其他人在做什么,名字和商标都已注册,各有各做吧。」她续说:「客人和我们一起成长,以前是工厂区,他们退休后住在附近,有时会带小朋友过来吃,小朋友又由小食到大,长大后又再带下一代回来吃。」过去葵涌区有很多快餐店,现在只余下几间大型连锁店,「其他的都变成茶餐厅,我们这些小型铺头……挨得就挨。」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瑞星信息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