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5-01 16:05:01
文|科技在前方
最近几年时间,芯片成为了人们关注最多的话题,主要原因就是华为事件的发生,让我国企业深刻意识到“缺芯少魂”成为我国半导体芯片产业最大的痛处。由于此前,一直受到“造不如买”思想的影响,我国半导体芯片产业与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,但是自我国开始大举进攻芯片产业链中,从芯片设计、芯片制造、芯片封装和设备等领域进攻,我国的芯片产业与西方的差距有着明显的缩短。
比如在芯片设计领域,除了华为海思外,中兴、阿里、百度、紫光展锐等一大批国产芯片企业开始崛起;再比如在芯片制造设备领域,上海微电子2020年自主研发出的28nm光刻机,缩短了与世界先进光刻机水平的差距;另外在芯片制造领域,中芯国际研发出的N+1工艺,在不借助EUV光刻机也可以媲美7nm工艺等。
虽然相较于世界顶尖的芯片技术,我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,但是很明显这个差距飞速地缩短了。其实对于芯片制造企业来说,大家第一个会想到的是台积电,毕竟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,代表了目前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工艺水平。
从28nm到14nm,再到7nm和5nm,可以说台积电每一次的突破基本都维持在两年左右。
在半导体产业有着这样一条摩尔定律,就是每隔18-24个月,芯片的性能就会迭代更新,可容纳晶体数量和性能就会增加一倍。而台积电去年才实现5nm工艺量产,前不久有消息传来,台积电今年年底将风险试产3nm工艺,预计明年进入量产阶段。不难看出,台积电在半导体业界的地位无法撼动是有原因的。
然而有意思的是,近日台积电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决定。根据权威媒体最新消息,4月22日,台积电召开临时董事会紧急宣布决定,将投资28.87亿美元(约187亿元人民币),在南京建设28nm生产线。
此消息一经发布,初看并没有什么问题,而且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有着利好,毕竟台积电有着一流的工艺水准。可事实却是,28nm对台积电来说有些鸡肋,因为竞争对手太多了、利润有限,不如把精力放在先进工艺产能上,而且187亿的投资对台积电也不是小数目。
翻开台积电的财报,我们也可以了解到,台积电28nm订单占比已经从2019年的16%,降至13%。取而代之的,是由27%升至33%的7nm,以及从0升到8%的5nm订单。所以,台积电宣布在南京建28nm生产线扩充产能,确实有些意外。
不过我们别忘了,在刚刚过去的台积电财报会上,台积电总裁魏哲家表态,全球芯片短缺可能会持续到2022年,绝大多数客户都在备货。
为此,台积电也正在积极扩建产能,在未来三年里,台积电将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增产。当时,台积电决定将资金投入的是领先技术的制造和研发,这对于缓解成熟工艺芯片紧张问题的作用有限。现如今,台积电临时改变主意,将1000亿美元的投资撤出187亿元,用于28nm产能,这有点摆明了是要和中芯国际等企业制造企业抢产能。
要知道,此前中芯国际已经放出消息,14nm良品率已经追平台积电,而且7nm也即将风险量产。可是就在前不久,中芯国际传来消息,要在深圳建一座28nm的生产线。
需要说明的是,这已经是中芯国际两度扩产28nm产能了,去年的时候中芯国际也做出过这样的决定。中芯国际作为中国大陆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,14nm已经追平台积电,7nm工艺也即将风险试产,非但不急着进军先进工艺,反而却着急扩产28nm产能,为什么呢?
根据上个月中芯国际发布的财报显示,在2020年,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74.71亿元,净利润同比大涨141.5%,达到43.32亿元。要知道,2020年中芯国际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压力,在此背景下,中芯国际仍能做到净利润超43亿,是因为中芯国际的营收利润点基本都是成熟工艺,比如28nm、55nm和65nm工艺。
而据悉,因为进口芯片的不确定性,国内的家电厂商开始倚重国产芯片。致使行业订单量(国产)超过3亿颗,实现了近10倍的增长。这也就意味着,当下全球芯片成熟工艺的需求量大大增加,根本不需要担心产能过剩的问题。
相较于先进工艺的研发,眼下28nm产能的扩产无疑是中芯国际最正确的选择。毕竟,28nm对中芯国际是成熟工艺,不需要承担不必要的风险,只要有订单就可以赚到钱。其实关于中芯国际的决定,中国院士指明了原因。据中国院士吴汉明表示,当前超83%的芯片产能集中于10nm以上节点。因此他认为,这些所谓的旧节点仍有巨大的创新空间。
也就是说,国内的芯片产能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,中芯国际扩产28nm是非常正确的决定,毕竟目前国内对成熟工艺芯片的需求远高于先进制程的芯片。
对此,龙芯总设计师也发表过类似的观点,他表示,目前90%以上的产品,均可以用14nm、28nm方案来满足。14nm、28nm已经足够用,不要急于研发5nm工艺。不难看出,中芯国际做出了正确的选择,而中国院士果然说对了。
总的来说,中国两位院士的观点十分明确,中国芯片制造业目前更加侧重成熟工艺的产能。因为中国芯片产能是一大缺口,芯谋研究首席分析师顾文军也指出,到2025年国内芯片产能或将拉大到,至少8个中芯国际的产能。
大家对此有何看法呢?欢迎讨论!